J哥的生活開箱

好物分享 | 登山|文學 |攝影 |身心靈 |詩

F16.徒步環島大冒險

一個人39天,1300公里的徒步環島(計畫篇2)

2.WHO

人的問題,你要一個人走,還是結伴,中途有誰可以幫忙。

徒步旅行,作為一種接觸土地、蒐集故事,的活動。在這樣的旅程中,選擇一個人還是多人同行,會直接影響整個旅行的體驗與內心的感受。每種方式都有其獨特的魅力與挑戰,也能帶給人不同層次的自我探索與成長。

這次我選擇一個人徒步環島,最大的原因是我找不到人,有這麼多的時間,可以跟我一起作這麼瘋狂的事,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一兩個月的假期,在我環島途中遇到的幾類型環友中,我發現這些人大概都落在幾個族群,一,剛畢業或進入暑假的大學生 二,退休或待業的中年人。所以我們其實不容易找到這樣的人可以結伴而行,又徒步環島不像機車或自行車環島,它需要更大的耐心與毅力,這樣才夠找到夥伴的機會就更低了。

以下,J哥將從實際優缺點的比較、內心感受的不同、以及如何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的方式進行全面分析,並分享徒步旅行中可能觸動的深層心靈體驗。

一、徒步旅行:一個人的旅程

1. 優點

(1) 自由與靈活性
一個人旅行最大的優點是絕對的自由。你可以隨時選擇停下欣賞風景、調整路線,或按照自己的節奏走完旅程。沒有團隊的壓力,也不用擔心拖慢或跟不上其他人的步伐。一個人可以走得快,更結伴而行的速度,是相互平均。

(2) 深度的內心對話
獨行時,與自然,土地接觸的過程中,你可以清晰地聽見自己的心聲。沒有外界干擾,內心的疑惑、感受、甚至壓抑的情緒,會因安靜的環境而得到釋放或重新整理。獨行的內心感受更多的是與自我的對話。在某些瞬間,你會感覺到無比的平靜與自由,彷彿自我融入了宇宙。

你在意了孤獨,就會感到孤單寂寞覺得冷,但你享受了孤獨,就會感到全然的自由吧。

(3) 提升獨立性與自信
一個人面對未知的挑戰,例如突如其來的惡劣天氣、迷路,或計劃外的情況,能極大地鍛練你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。每次克服困難,都能帶來內心深處的成就感。

(4) 更深入地與環境連結
一個人行走時,能更專注地感知自然的美好,例如風聲、鳥鳴或溪水的潺潺聲。這種沉浸式的體驗很難在多人同行的環境中感受到。

(5) 更深入地與人文連結
一個人行走時,有時也能訓練我們更有膽量與路人攀談,沒有任何拘束,不會因為在乎同行的夥伴感受,可以完全作自己,極大化展現真實的自我。

(6) 比較容易在沿途被拍打餵食
如果你沒有親自一個人徒步環島,你可能體會不到臺灣人真正的人情味的,因為是一個人,路人看到會覺得你真的很勇敢,你的意志力與孤單的情境,會激起善良的路人們更想幫助你的念頭雪中送炭,但如果你們是結伴而行,也許路人會覺得你們彼此可以相互照顧,不用再錦上添花了,就無法獲得更多的,突如其來人情味的體驗了。這一路上受到滿滿的資助與鼓勵故事的我,會在以後的文章中多次提到的。

2. 缺點

(1) 安全問題
單獨徒步旅行會面臨更大的風險,例如迷路、受傷或遇到突發危險時無法及時獲得幫助。

(2) 孤獨感
雖然一個人旅行可以享受寧靜,但長時間的孤單可能讓人感到寂寞,特別是在漫長的旅途中無法與人分享喜悅或分擔壓力,甚至對於自我的懷疑。但這種情緒的波動,也往往是一種自我認識的深刻體驗。

(3) 有限的支援
一個人旅行意味著所有的裝備、食物和決策都需要自己承擔,可能導致體力與心理壓力過大。

(4) 缺乏即時互動
在路上遇到美好風景,突發奇事或正向經驗時,沒有夥伴分享的瞬間可能讓感受略顯不足。

(5) 無人看守的茍且之心
因為是獨行,人們很容易為自已找到一百種理由告訴自己,我走不下去了,先坐火車回家吧,分段下次再來也可以啊,在家裡爽爽的不是更好,反正別人永遠也不知道壓垮我們最後的那根稻草是毅力不足,是耐性不夠,是軟弱,是不想努力了。

二、徒步旅行:與多人同行的旅程

1. 優點

(1) 安全性高
多人同行意味著在遇到突發情況時,可以快速獲得幫助。例如,迷路時一起尋找路徑,或者有同伴分擔裝備與補給品,減輕體力負擔。

(2) 共同分享的喜悅
行走中發現美好的景色,或者完成艱難的路程,能夠一起即時分享成功的喜悅,這種快樂常常是倍增的。與他人同行時,內心感受更多的是互動與情感上的聯繫。彼此的支持與陪伴讓旅途充滿人情味,也讓每一段旅程有了更多溫暖的回憶。

(3) 互相激勵
當體力不足或心理壓力增大時,隊友的鼓勵能成為強大的支撐,幫助自己堅持走完旅程。一個人走得快,但結伴而行,則走得遠。

(4) 增加趣味性
多人同行的旅途中,交流、玩笑和故事分享,能讓整個過程更加豐富多彩,減少單調感。

2. 缺點

(1) 妥協與約束
多人旅行需要考慮每個人的節奏與需求,可能因意見不合而延誤計劃,或者不得不放棄一些個人想做的事情。

(2) 分散注意力
與同伴的交流可能讓你錯過自然中的細微美景,或者無法專注於內心的感受。

(3) 人際摩擦
長時間的相處中,不同性格或習慣的差異可能導致摩擦,特別是在疲憊或壓力較大時。

(4) 依賴心理
多人同行可能減弱個人的獨立性,因為大家會傾向於依賴領隊或其他更有經驗的成員。

三、內心深處的感受:在兩種模式中的自我探索

在徒步旅行中,無論是獨自旅行還是多人同行,都可能激發人們內心深處的不同層次的感受與思考。

1. 一個人的旅程:寂靜中的覺醒
獨行帶來的是一種純粹的孤獨感,但這種孤獨感也是一種難得的禮物。你會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、價值觀,甚至挖掘那些被日常忙碌掩蓋的情感。
孤獨並非負面,它是一面鏡子,讓你看清自己的內心。如果能坦然接受這份孤單,便能在徒步的每一步中,感受到來自自然的療癒力量。
孤獨也並非是孤獨,有千千萬萬的你陪著你走,每一個瞬間的你都是你,沒有人在旅程中可以干涉你的自己。

2. 與人同行的旅程:共鳴與聯結
在與他人同行時,最大的感受來自於「我們」的力量。旅途中,你會發現同伴的每一句鼓勵,每一次幫助,都是對彼此的信任與支持的體現。這種聯結能讓人感到被接納、被理解,也是一種人性深處的滿足感。
然而,也正是這種聯結,可能挑戰你的耐心與包容心,讓你學會如何在團體中保持平衡,如何解決衝突。

四、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徒步旅行方式?

1. 根據個性選擇

  • 喜歡獨立、追求內心寧靜的人,適合獨自旅行。
  • 偏向熱鬧、重視人際互動的人,則可能更享受與人同行。

2. 根據旅行目的選擇

  • 如果目的是自我探索或挑戰,可以嘗試獨自徒步環島。
  • 如果想要輕鬆愉快地分享體驗,團隊旅行可能更適合。

3. 根據路線與安全性選擇

  • 危險性較高的路線建議與多人同行,確保安全,比如蘇花。
  • 簡單且熟悉的路線,可以嘗試一個人挑戰。

結語

徒步旅行的核心,不僅在於行走的過程,更在於你如何在旅途中與自己、與他人、與自然土地建立情感聯結。一個人旅行讓你更加貼近內心,感受到孤獨中的美好;而與人同行則帶來了溫暖與共鳴,讓你理解合作與陪伴的價值。

最終,無論選擇哪種方式,重要的是全然投入於旅程,體驗當下的每一刻,感受生命的豐富與多樣吧,在一開始的環島計畫規畫中,一個人獨行或是結伴同行,還有一個因素沒有談到,徒步環島最大的花費在於住宿,搭帳當然最省,但有夥伴的情況下,可以互相分擔住民宿旅店住宿費,可以省下一半以上的費用喔。

下一篇文會將重點放在時間軸上,怎樣規畫以時間當主軸,何時出發,花多少時間完成徒步環島最佳。

圖為第24天,一個人從旭海到199縣道前的產業道路上,幾乎沒有人車通行的地點。

LEAVE A RESPONSE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